今年霜降恰逢農歷九月初,老輩人說這預示著冬天來得早、寒意烈。加上氣象預警提示可能迎來極寒冷冬,專家預測會形成“弱拉尼娜”事件。這個霜降不僅是秋末的句號,更成了寒冬前的“備戰(zhàn)信號”。這份“暖身+儲糧”指南請收好!

一、霜降氣溫“陡降預警”,3個細節(jié)防受涼
氣肅而凝”,露結為霜。白天可能還帶著秋日余溫,夜晚卻能驟降10℃以上,晝夜溫差直接拉滿,北方部分地區(qū)甚至會出現(xiàn)初雪,這就是霜降的節(jié)氣特點。
應對這種“過山車式”降溫,記住“三暖法則”準沒錯:
? 身暖抓關鍵:腰腹、腳踝是寒氣入侵的“重災區(qū)”,秋褲、薄羽絨服該安排了,別再靠“秋凍”硬扛;
? 食暖忌燥熱:“補冬不如補霜降”,但要選溫潤食材,蘿卜、山藥、板栗都是應季好物,牛羊肉別補過頭,避免腸胃負擔;
? 心暖防秋愁:趁著晴天登高賞紅葉,喝杯熱茶驅散寒意,還能緩解秋乏情緒。


二、糧食收儲進入“黃金期”,減損從篩選開始
霜降后秋收基本收尾,糧食入庫儲存成了頭等大事。做好儲糧細節(jié)就是“綠色增產”。而篩選作為儲糧的第一道關卡,直接決定了糧食的保質期。
為啥篩選是儲糧“第一關”?

糧食里的碎粒、秸稈、石子等雜質,可是霉變和蟲害的“溫床”。雜質多了還會增加運輸和儲存中的破碎率。做好糧食篩選,能大大降低后續(xù)儲存風險。
優(yōu)秀的篩選設備應該像它一樣:
①大:產量大,超寬比重臺,初選產量≥60t/h,精加工產量≥30t/h;
②穩(wěn):運行穩(wěn)定,側架由兩塊20mm厚鋼板經激光切割、機加工后一體成型;
③凈:粉塵、糠殼、秸稈等獲選率≥99%,秕籽、霉變等雜質獲選率≥98%。

